益全香米 精酿台产清酒

来源:98篮球网 综合体育

益全香米 精酿台产清酒

益全香米 精酿台产清酒(1)

「益全香米」,台湾史上第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品种,也是台湾粳米中最重要的香米品种。它的正式品种名称是「台农七十一号」,顾名思义。是台中雾峰的台湾农业试验所育种出来的品种,而育种者是郭益全博士,由日本引入稻种「绢光」与台湾本土品种「台四号」配种,历经九年的试验才推出,可惜郭博士来不及看到成果就过世,为纪念他的贡献,因此命名为「益全香米」。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香米,益全香米算是最早的品种,因地利之便,在育种时就在台中雾峰试种,最符合在地风土,因此雾峰拥有全国最大的香米种植区,也就有了「香米故乡」的称号。这款香米的特色是米粒较为短圆,米粒透明度高,煮成米饭后,弹性适中、软黏性佳,带有蔗糖香甜感、余韵绵长,且闻得到芋头香气,但是咀嚼时并不明显,也很适合煮稀饭。

在种植香米前,雾峰农友主要种植蓬莱米,不过因为稻秆较软,容易有倒伏现象。

天天巡视,防稻作病害

益全香米 精酿台产清酒(2)

被当地农友称为「香米达人」的国内稻米比赛常胜军苏明溪说,「这里的风不大,早晨露水对稻子有好有坏,好的是能化为水分滋润农地,坏的是香米最难处理的白叶枯病,露水未干时,细菌会溢在稻叶旁边,随着我们走动散播出去,很难照顾。」为避免这类问题发生,他几乎每天天未亮就到田里看看,并决定如何施用农药防止病虫害。

益全香米是雾峰地区主要的种植品种,除了惯行农法外。在当地的五福村后溪底区域,六年前也开始投入友善农法栽种,最初只有五甲地,现已有三十五甲,并正朝着有机认证前进,也因为不用农药、化肥,稻田间田鼠一窝窝出现,也让以田鼠为主食,几乎快在当地绝迹的二级类保育鸟类—黑翅鸢逐渐回来筑巢,傍晚牠们会悠闲站在栖架上俯视,或振翅翱翔在空中寻找猎物动向,农友则巧用物竞天择法则,达到不用药,又能维持自然生态的双赢局面。

赴日研习,求突破局限

益全香米 精酿台产清酒(3)

有鉴于国人食米量逐年下降,近二十年来,各地区农会都致力于稻米多元发展,雾峰区农会总干事黄景建在二○○二年时,就开始思考如何突破,「我当时只是想,日本的清酒都讲各地特色,我们农会米很多,应该也能朝这方向走,当时根本不知道食用米与酒米的差别,不过老天爷很帮忙,我们送益全香米去日本检测,才发现和当地酒米质地很接近,所以就决定做下去。」

黄景建口中的酒米,指的是日本酿酒专用米,一般并不会拿来食用。好的酒米条件为颗粒大、心白比率高、质地软、吸水性及糖化性高、蛋白质与脂肪少、灰质含量少,与益全香米的特性相符。

透过和日本东北大学酿造博士广井忠夫合作三年后,连续两年分两批送了四位酿酒人到新潟,进行长达三个月的酿酒学习之旅,回到台湾后,经过摸索加上广井博士多次来台技术指导,终于成功酿出台湾风土的清酒。

取名初露,留在地初心

雾峰区农会以雾峰香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清酒,主要是「初雾」系列,关于名称的由来,黄景建说,「最初票选第一名是雾峰旧名『阿罩雾』,可是我认为『雾』已足以代表地方,重点是『初』,有最初、初心等多重含意,所以最后决定用它。」初雾系列酒品包括:纯米吟酿、纯米大吟酿、烧酎、本酿造、生清酒、浊酒等,而最先得到国际大赏肯定的是「初雾烧酎」,属于蒸馏酒,香味不复杂,和日本米烧酎很相似,入喉后会有一股特殊香气,喝起来醇厚顺口。它在二○一一年时,摘下德国国际烈酒评鉴的金牌奖,也是台湾清酒首次获国际金牌的品项。

而酿造清酒的三大要素,除了米、曲外,就是水,为了要符合在地风土,又得要是软水,就必须到雾峰主要灌溉溪流:乌溪源头南投埔里取水,才能取得清澈甘甜的水源。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很重要,也是台湾清酒得以扬名国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