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

来源:98篮球网 综合体育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

沈富麟执教中国男排,全力冲击奥运门票


东方绿舟训练基地,迎来了沈富麟执教的新一期中国男排。每天和队员同吃同住,每天6个多小时的训练始终站着。沈富麟的执教风格,从未变过。


为祖国奉献一生是他的信念,坚持大运动量训练是核心内容,重塑精气神是团队第一要义……


“有人问我,接手国家队是否晚节不保?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狭隘。外界的一切言论对我来说,都只是一扫而过。我没什么豪言壮语,50年来,就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尽自己努力,不留遗憾。”


沈富麟为新民晚报读者题词


1.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就是祖国需要你,就要义不容辞。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2009年,沈富麟在全运会前复出,重掌状态并不稳定的上海男排。当时,沈富麟召开家庭会议,妻子和儿子都投了反对票,但其实,他早就做好了决定,这段话家人至今记忆犹新:“这批队员就像我的儿子,我不想让他们的排球生涯留有遗憾。”


十年后,沈富麟再次召开家庭会议,面对的是中国男排帅位,这次,家人依然为他担心。“他们担心我的身体。”沈富麟告诉记者,“但他们知道,我视排球为终身事业,对工作义无反顾。所以一旦我决定了,他们也都很支持我。”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1)

执教上海队时的沈富麟  新华社图


50年来,妻子杨申申早就习惯了沈富麟的生活作息。她说:“排球就是他的命根子。”在退休前的最后三个月里,沈富麟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和队员在基地里封闭集训。甚至回到上海东方绿舟,他也是“过家门而不入”。


此前中国男排聘请的外教,住在训练馆外的公寓里,而沈富麟依然坚持他的“老思路”。于是,在食堂宿舍里,甚至走向训练场的路上,你都会看到他和队员们边走边谈。与球队共命运,与队员共奋斗,沈富麟的执教理念,从未变过。


沈富麟访谈


2.教练意味着要把握好教和练的关系。我必须融入进去,不能脱离团队。


新集结的中国男排,沈富麟任命北京队的江川担任队长。为什么是他?


“江川在中国男排的位置有目共睹,他是核心球员。让他当队长,我是想让他明白,不光自己要做好,还要将全队带动起来。”


崔建军时隔3年,为什么以34岁“高龄”再次入选国家队?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2)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3)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4)

沈富麟指导队员训练  新民晚报记者陶邢莹摄


“大家都说要组建最强男排,而在我看来,要组建最合适的团队。这个组合必须以团队为前提,有着极好的凝聚力。”球队构成必须有老中青三代人,这是沈富麟的建队思想。沈富麟说:“崔建军这些年一直保持训练,身体条件依然不错,他的稳定发挥是团队比赛的关键。”


正如沈富麟所言,“50年来,我从未离开过排球。”每年联赛,他必定到场;每次决赛,他必定随队(上海队)。任命江川当队长,召回崔建军,之所以能火速建队,沈富麟对于中国男排的全局,一直了然于胸。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5)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6)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7)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8)

沈富麟已是桃李满天下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李铭珅,彭幼龙摄


“对我们来说,稳定发挥是关键之一。说实话,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能有飞速提高,可能性不大。但如何组合球队、凝聚球队、稳定球队,是我们教练团队必须考虑的问题。”此前的中国男排,不仅在国际赛场屡屡折戟,还曝出了运动员和外教之间不合的新闻。而沈富麟一接任,强调的首要理念就是:作为团队运动,中国男排拒绝内耗。


中国男排很差吗?沈富麟摇摇头,“我相信队员们都是不错的,他们都想打好球、取得好成绩。但我作为教练,必须引导好他们。”言谈中,沈富麟透露了一则细节。大概两年前,有一次观摩国家联赛,他不禁感慨:“这批苗子真不错,要是我来带,那有多好啊。”那般壮志未酬的情怀,从他的言语中流露出来。临危受命也好,烫手山芋也好,当橄榄枝终于向沈富麟抛来,他义不容辞。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9)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10)

专访中国男排主帅沈富麟:踏实做好每件事 视排球为终生事业(11)

多年来,沈富麟始终不曾离开中国排球  IC图


3.我们这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竞技体育的根本,就是一个字——练。


还记得1997年,沈富麟执教上海男排,提起训练,现任上海男排助教的吕宁馨至今记得,“最狠的一次,足足练了7小时。”还有队员曾说,“在沈指导手下训练,做好被扒掉一层皮的准备。”


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沈富麟的训练量,还是如此巨大。每天训练时间最少6小时,最长的一次达到7小时,仅仅是上午的身体训练,就练足了3个半小时。“队员的疲惫感很强,不过看起来他们的反响都还不错。这样的坚持,才是我所需要的。”沈富麟肯定道。


的确,在训练房里,即便再苦再累,间歇时大家彼此开着玩笑。这样的训练气氛,显得颇为活泼。


1994年,首次拿起中国男排教鞭时的沈富麟  新华社图


“魔鬼训练”——沈富麟和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手段,如出一辙。“我们就是那个年代过来的。历史证明,训练才是最核心的内容。”沈富麟说。男排世界杯上日本队取得好成绩,沈富麟感叹道,“他们也是练出来的,每天下午至少5小时。竞技体育和普通人运动不一样,就是要练,要吃得起苦。”


和队员一条心的沈富麟,在每天6个多小时的训练过程中,从不坐下来歇一会,他自始至终都站着,而在对练过程中,他仿佛和队员一样意气风发,上场喂球、接发球、捡球……眼前,一位身高2.14米的年轻人走过来,沈富麟指着说:“你看他身材条件多好,又这么年轻,但基本功还不够好。在地方队训练不系统,到了我这里就要抓紧提高了。”


1981年男排世界杯亚洲区资格赛:中国队3比2逆转韩国队


有上海队员说,沈指导脾气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狠了。但在其他球员看来,沈指导还是很严厉。对此,沈富麟笑笑:“性格是改不了的。我的确不像以前那样发火了,但该批评时还是会批评。作为教练,训练中必须‘严’字当头。”


在东方绿舟,沈富麟对各个训练馆熟门熟路。仅仅是一堂力量训练课,就转战了三间力量房。“作为团队运动,要让每个队员都用到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我们需要找寻不同训练手段。”沈富麟强调,别看有些器械老旧了,但还是有效。“新科技、新方法固然重要,但老的那一套训练模式不能丢弃。”


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



沈富麟与沈琼  新民晚报记者李铭珅摄


记者手记:不留遗憾


在中国男排,年轻的助教们,叫沈富麟“老大”,透着尊重、敬仰,更意味着安心。老大在前,大家拧成一股绳,向前冲冲冲。


从北京到上海转训,中国男排在向广东江门的奥运落选赛发起最后冲刺。东方绿舟训练基地,沈富麟又回到了他熟悉的战场。


在他和排管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上海体育局大力支持,提供特供餐厅、腾出房间住宿、调遣专业训练师和理疗师辅助、训练场地一路开绿灯……


本报记者观摩了周三中国男排的力量训练课。三个半小时,沈富麟带着大家转战三间力量房。首先是基地共用的大健身房,里面有先进的训练器械和理疗仪;其次是二楼乒乓房,那里有更具针对性的器械;最后是男排馆一间极小的力量房,里面的器械看起来有点年代,但大家练得不亦乐乎。有一个训练腹肌的器械,倾斜程度极大,几乎垂直于地面,队员们纷纷发出嘶吼声,“啊,太难了!”沈富麟呵呵一笑,“这不仅训练腹肌,更训练你们的意志品质。”脱掉羽绒外套,一身红色训练服的他,站在几位队员身边:“加油!快!”鼓励的声音,短促有力。在现代训练手段中,这样的器械已经不多见,但沈富麟一直强调,传统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能丢弃。因为历史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沈富麟至今保持着使用笔记本的习惯。每天晚上开完碰头会,他都仔仔细细写下每日训练计划,直到夜深人静。细致到连身体训练做几组,每组做什么,每个人的训练量,都由他亲自制定。日复一日的训练,枯燥而疲惫。他还琢磨着,在上海找时间带队员们看场电影、搞搞活动,劳逸结合。


只练不比,那也不行。沈富麟已经联系好,12月11日至14日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中国男排同埃及和巴基斯坦队打四场热身赛。“比赛是公开的,请记者们广而告之。我们需要观众的助威支持,要给队员们营造一个热烈的比赛氛围。”


距离东京奥运落选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即将年满65岁的沈富麟,明年退休。具体什么时候,他含糊其辞道:“明年年初吧。”那么,这场比赛会是他的收官战吗?如果脱颖而出,东京奥运会他会继续率队吗?沈富麟笑而不语:“看祖国需要,听组织安排。”


是的,他从未想过告别排坛,那是他热爱的事业。无论成功与否,他说都要尽最大努力,不留遗憾。


陶邢莹


往 期 推 荐





1.“带球”跑马拉松,8个月准妈妈完赛上马


2.斯科拉里想接盘!没想到,国足帅位还挺抢手……


3.里皮辞职 一时气急还是早有预谋?


关注新民体育,获得更多新鲜体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