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他们》小托马斯 保罗&小托马斯

来源:98篮球网 NBA资讯

nba《他们》小托马斯 保罗&小托马斯

当NBA的钟声在空中敲响第七十四下之后,我们已经看到巨人的铁蹄踏过了这项运动所能涉足绝大多数领域。

麦肯的黑框眼镜让NBA看起来像一个大号的法律援助中心;韦斯特和奥斯卡在拉塞尔与张伯伦的巨掌下喘息;卡里姆、沃顿和摩西纵贯了整个七八十年代;即便迈克尔乔丹登临于座前,但他身前身后涌现的统治者们依然是从大梦到邓肯这一批优秀的巨人。在那之后我们经过了复杂的规则修改、射术增长以及战术变迁,时至今日,我们终于可以在有人喊出“这项运动是巨人的运动”之后,怀着对大个子的歉疚之请说出。

“不,这是体型差的运动。”

自这之后,观察那些原本没有话语权的小个子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智慧、战术和规则在新时代下成为进攻端绝对不可替代的存在,就成了一件极其具备乐趣的事。

nba《他们》小托马斯 保罗&小托马斯(1)

我不得不首先摘出一个或许已经被不少人忘记的特殊存在:2017年大杀四方的小托马斯。

最极端的身板让他在这个以错位为第一核心生产力的联盟里,拥有最极端的敏捷度和超快的横移。配上他2017年爆发力并未衰退时的加速和对抗能力,以及顶尖的三分+中距离急停,让他在常规赛站到了从前他这种体型的球员从来无法企及的主攻手平台——哪怕是艾弗森,都好歹有一双侧翼的臂展。

但显然,我把他单独从小个子里面提溜出来并分给他一个宝贵的段落不只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是因为他的特性:一号位中大量使用弧顶扇形区域的手递手和绕掩护作为持球进攻的前置动作,外加对五号位的高度依赖性,再结合他的身高,让他成为了小个子中的某个流派的代表。

尽管数据网站上的小托马斯在2017赛季手递手的占比仅仅有11.1%,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他在一场完整的比赛中究竟有多依赖这种“手递手”式的空手移动。

为了夯实我们讨论的基础,让我们简短的复习一下一二号位空手移动的类型与对应的目的:

库里型移动——在乱成晋西北的人群里跑来跑去,利用各种连续的电梯掩护,反跑切出寻找射手式机会。他们会大量在底线移动,包括沿着两边底线来回跑动、从底线的一端“兜”到上线,从一坨挤在一起的人群中突然散开到某个位置接球。这种接球是为了立刻出手。

艾弗森型移动——对投射型侧翼摇摆人比较常见而在一号位身上比较少见的移动方式。他们爱在侧翼落位完成单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无法对抗或不爱对抗),而无法通过身体接触直接卡到位置,费城时期的艾弗森几乎一整场都在打这种套路。

第三种,就是我们的小托马斯式移动——他们空手跑动的位置集中在篮筐正前方弧顶稍微向两边扩散的扇形区域,他们的空手移动是为了能直接找到手递手机会,或者移动到固定位置后才发起持球挡拆。

稍微思考一下不难发现,这种移动方式是很少的。理由很简单,你要挡拆直接自己运球带过半场叫挡拆就好了,何必多次一举把空手移动作为进攻基点呢?等到跑手递手的时候再专门去跑不就好了?

这就是由小托马斯这类球员的特性而决定的了。他们的体型能让他们在掩护穿插时能快速捕捉时间差杀入篮下调整突破路线,但也同样是他们的体型,限定了他们一旦遇到夹击、延误、延误后回追这类防守方式时出球更加困难和迟缓,限定了他们很难面对不叫贝恩斯和戈塔特的蹲坑型巨人时随时随地的跳起干拔。

挡拆本身是静态的,可能发起进攻的参与者集中在一个持球人和一至两个掩护人之间,参与的球员固定,发起的位置固定,防守方有更多的防守反应时间;但如果补上了手递手套路,全队又有不止一个具备投射能力和无球习惯的球员,以及出色的传切体系,就变成了一个一个掩护人/发牌人和几个可能的持球手之间的选项,要动态和复杂的多。

这就非常适合小托马斯这种体型极端,速度快,投射和终结俱佳的球员,和凯尔特人这种战术素养高的球队了。

小托马斯运球到前场,把球交给第三人A,A和霍福德挡拆让霍福德换去弧顶,小托马斯再次上提寻求掩护——凯尔特人最常用的套路。

小托马斯真的非常擅长空手移动,利用掩护人到达自己的初始进攻位置,并创造简单的一对一机会。这球当然并不会形成实际的手递手进攻回合,大概会被追踪数据记录成一个持球挡拆或者面框单挑,但我们要记住他们是如何发生的。

如果对方防守轮转出错或者五号位球员没有能力在霍福德做掩护时跟着一起上提,小托马斯会伺机直接干拔或者冲框,凯尔特人的空间环境给了他可圈可点的终结自由。

事实上,为了掩盖小托马斯的缺憾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长处,凯尔特人还做了许多细微的调节。

譬如,为了减少小托马斯被夹击的频率,增加惩罚力度,凯尔特人时常把霍福德执行掩护的位置提到离三分线还有两步的距离。这个位置上视野开阔,霍福德又是同时具备出色策应和终结能力的中锋,如果要在这里强行夹击小托马斯,那无论是霍福德直接攻框还是处理四打三,轮转和协防难度对大多数球队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说了这类进攻方式这么多的优点,那这类进攻方式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呢?

都不用我告诉大家,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动态图或者思考一下其中的逻辑,就不难发现,这种类型的后卫除了会比一般能直接运球过来启动挡拆的后卫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全队的无球移动习惯都有一定的要求之外,最重要的是,想把这种进攻打到完美,他们对于球队掩护人水平的需求非常之高。

想一想,那个掩护人要有扎实的做墙功底,帮助小托马斯这类球员的身板甩开防守人——掩护质量有要求吧。

那个掩护人要有不错的终结能力在对方直接选择夹击这类身材劣势的球员时完成终结,也要有还行的空间水准,因为许多手递手/弧顶绕掩护的回合都会演变成上面那张图直接攻框的样子——同时具备空间和终结能力的内线又已经是凤毛菱角了吧。

要经常从禁区提到LOGO处挡拆,贝恩斯、戈塔特、大洛这类球员能这样用一场吗?——对机动性也有要求。

最后,还必须有五号位平均水准的策应能力,处理四打三的回合,并很好的完成手递手过程中的战术变种——就像下图,小托马斯假装手递手但实际上反跑出了一个空位三分机会。

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内线,说句实话,每十年的联盟里都不会出现太多。

凯尔特人时期霍福德未必是多强的那个长人,但他一定是联盟少见的。可以搭档各类持球人的万金油内线,如果你仔细观察凯尔特人的阵地战进攻,可能有时会有种明明是外线在持球,但莫名其妙的有种霍福德在决定怎么打、打哪里的既视感——作为凯尔特人蝴蝶穿花式传切体系的核心,小托马斯离开后爆发力下滑是一个重点,霍福德在他的个人进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就是另一个重点了。

nba《他们》小托马斯 保罗&小托马斯(2)

下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NBA小个子,是一米八三的大臀炮爷。

如果说小托马斯是一号位里除开库里这种特例空手移动最多的例子,那克里斯保罗进攻端的逻辑就恰恰相反了。

他无球的水准不高,一方面是个人意愿的因素——身体素质最巅峰且刚入行时期待在只有一个靠谱外线持球核心的黄蜂,来到快船后也没和格里芬试着尝试,总不能指望他在这个岁数突然开始在场上跑马拉松。

另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因素——膝盖伤势夺走了他黄蜂时期风驰电掣的爆发力,让他很难像2017年的小托马斯一样两腿一蹬,不借助任何运球上的节奏变化直接横撞进禁区;他的跳投出手太慢了,屈膝时间长,弧度高,运球找掩护跳投都要借助横向的垫步节奏拉开空间,这样的出手习惯,让他去做那个找到一点缝隙就出手的射手型球员。

因此,保罗的比赛很少有能轻松得分的机会,再加上矮个子球员天生需要更多运球的特性以及保罗宁愿不传球也不想犯错的性格,这让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一直承担着黏球的名声。

但如果你认为保罗永远打的很累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他是我见过“鬼点子”最多的超级巨星,和这个星球上最会针对和利用大体型中锋的球员。如果说勒布朗和字母哥这类人形坦克是“强推转换”,库里这种开了自瞄挂的外星生物,最擅长抓半快攻里的追身机会,那克里斯保罗则最擅长推出莫名其妙的快攻机会。

如果你经常看他比赛的完整录像,就会发现他似乎总能在看起来十分正常的行进间,迈着老胳膊老腿,用简单到不行的运球突然之间获得一个方圆两米内无人的空位三分,我愿称之为,假转换。

我绝非唯一一个注意到这件事的人,国外有专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保罗在低速推进中对进攻机会的把握,以及如何用很低的速度举重若轻的把住推进和阵地战之间的机会开关,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下图是一个平凡到没有了故事的欧巴桑回合,两个雷霆球员已经在转换中落入两个底角,保罗持球中速推进,还有两名队友跟在身后,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能打成追身的回合。如果是威少,可能会一脚油门强行超车把自己甩在空中,库里可能会在LOGO处急停出手,而保罗是怎么做的呢?

保罗故意朝着贾莱特-阿伦的方向起速,引起阿伦的警觉回头并试图转过身干扰保罗的推进,而保罗刻意把速度控制在阿伦只来得及边退边转身,但又不至于跟不上的地步,控制突破路线来到弧顶,让阿伦挡住了自己的对位人,完成了一记轻松的追身三分。

保罗非常会把握守转攻瞬间的节奏,如果你的退防没有问题,保罗则会和他们球队里的中锋在阵地战刚落位的时候就快速发起挡拆,寻求进攻机会。

在守转攻中戏弄大个子几乎是克里斯保罗每场都会进行一两次的保留节目,虽然这些细节非常不起眼,但单独拎出来之后却非常能体现保罗奇妙的进攻风格。

篮球比赛中的所谓进攻和防守,无非就是反复的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进攻方要充分了解自己球队所有进攻武器的利弊,并依据防守阵型选择拿出那一项来使用,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选择宽度,缩小对手的选择范围。

不需要花哨的运球或者夸张的身体机能作为支撑,保罗总是慢悠悠把自己老胳膊老腿外加队友全身上下每一块细胞的进攻威胁都开发到极致,然后用各种小技巧和鬼点子逼迫对手做出两难的抉择,然后像施展了时空间忍术一样把防守人钉在原地。在具体拆解克里斯保罗阵地战进攻的艺术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他是一个怎样的球员:

——一个超好的中距离处理大师,不仅仅局限于“杀人坟地”的后仰,还包括抛射,和如何吸引护框手给切后门的队友送各种妙传。

——非常非常出色的错位针对专家,不要因为看了好几年火勇神仙打架就以为这个世界上都是顶级持球投和无限换防,联盟里能实行无障碍换防的五号位和能正经针对蹲坑手的持球人数目一样稀缺,面对保罗,没有几支球队愿意交出五号位换防。

——保罗虽然是小个子,但当然不可能有一般小个子出球困难的DEBUFF,任何对他的夹击都等于自杀,甚至在上线堆叠人数都具备极大的风险。而保罗整个职业生涯身边都有不错的内切手。

譬如下图,保罗呼叫了一个双掩护,而公牛的两名大个子都扑的太靠前和太在意保罗了,让这回合变成了一个轻松的扣篮。

相同的回合,无论是韦斯特-钱德勒还是格里芬-小乔丹时期,保罗都非常爱用的双掩护战术:具备跳投能力的四号位外拆,切入型五号位完成终结。

于是,逻辑链就非常清晰了:当保罗发起挡拆时,你无法放心夹击或者在上线堆叠人数,也不能轻松的交出换防,而他的中距离威胁又让你必须时刻保持防守位置。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保罗也不值得在这篇文章里单独开一个段落了,重点在于,保罗是如何在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劣势之后,像下棋一样把他们拓展出最大利益的。

来看看下图的这个挡拆中保罗的小心机:

细节一:亚当斯是从中路来到侧翼挡拆的,但他挡的并非是保罗的右手侧。而是左手侧,但背对着亚当斯负责防守保罗的穆迪埃无法感知到这个动作,必须把正面留给保罗,而保罗非常配合的调整了面框角度,并把球从左手拉回右手,防守球员更加确信挡拆的方向是从右手侧来的,于是进一步调整了站姿,好在挡拆来的时候不被挂住。

细节二:骗过了防守人的保罗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成功的把防守人撂到了背后一个身位以上。但保罗却没有立刻做出跳投或者起速的动作选项,而是故意放慢了速度朝中路行进,让穆迪埃保留了追上自己的可能,为什么保罗要这么做呢?

事实上,保罗整场比赛不断的在用挡拆攻击艾德戴维斯,而后者的脚步在换防后完全是案板上待宰的鱼肉,爵士和戴维斯自己都在极力避免换防成为这个回合的结局,一旦戴维斯铺的过前或者施压过度,就会变成下图这样。

现在,如果是你是ED戴维斯本斯,已经被保罗暴打了一整场,你面前的穆迪埃被保罗突破,但似乎还有追上来的机会。而你原本的防守人,终结高手亚当斯已经开始了顺下,你会怎么选?是像上面一个回合一样接着交出换防?还是和穆迪埃一起夹击漏出亚当斯或者底角射手?

都不会,你只会在保罗降速后以为穆迪埃可以追上而做出和戴维斯一样的选择,一边后退,一边等着防守亚当斯,然后被编排了这一切的保罗抓住这一瞬间的机会,投出一记如果观众不剖析细节只会觉得你在吃干饭的跳投。

下图也是一样类似的伎俩,以霍福德的机动性,如果和队友沟通完毕,直接换防都未必会遇到戴维斯的尴尬,但保罗奇妙的节奏感让防守保罗的球员一直追到罚球线位置又突然选择放弃,保罗得以在自己的甜区轻松出手。

这种永远不急于做出选择而是等待对方做出选择的特质,出现在保罗比赛的各个角落。下图是2017赛季快船vs雷霆的季后赛,保罗从侧翼四十五度发起挡拆,爵士让大个子采取延误后回追的策略,如果保罗像一般的后卫在小乔丹出空位的一瞬间选择出球,就会落入爵士的防守陷阱。

而保罗保持着单手拍球的姿态朝弧顶行进,因为他知道这个回合之前的几个回合爵士都用了大个子延误后回追的策略,而当他行进到球场正中这个暧昧的位置时,爵士的协防球员不得不考虑保罗把球传给右侧底角的可能,而略微离开小乔丹而空出篮下,这就是爵士大个子必须回追而漏出空位的一瞬间。

我不知道你们第一次看到保罗的比赛是什么感觉,但问我个人的心情就和狂人日记里说的一样,字里行间里都露出两个字:智商。

以上就是nba《他们》小托马斯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