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NBA全明星赛这么难看?或许不该全由“小球时代”背锅

来源:98篮球网 NBA资讯

为何NBA全明星赛这么难看?或许不该全由“小球时代”背锅

2023年NBA全明星赛正赛北京时间今天落幕,最终东部队砍下211分,西部砍下186分,两队合砍397分刷新了NBA全明星单场得分历史纪录。此外,利拉德凭借投篮26中14,三分23中11砍下39分6助攻的数据,捧起MVP奖杯。

全明星赛的得分屡创新高,但球迷们的“吐槽分贝”也创新高,因为比赛质量却越来越低,整场比赛的过程令人昏昏欲睡,球场上漫天飘散着嘘声。

众所周知,近些年NBA进入了“小球时代”,无论是球员还是球队,都顺应潮流磨炼3分球技战术。然而,当以娱乐和噱头为卖点的全明星赛成了三分练习赛,球迷们的审美疲劳陷入了集中爆发。

那么真是“小球时代”让NBA全明星赛失去了魅力吗?

为何NBA全明星赛这么难看?或许不该全由“小球时代”背锅(1)

“小球时代”毫无观赏性是个伪命题

现在联盟盛行的“小球风”,无疑是以勇士队那几年的“死亡五小”为代表的技战术。这种技战术会撤下传统5号位球员,安排更加灵活的锋线摇摆人。没有5号位球员限制,场上进攻空间变得更大。场上球员通过移动跑位,给机动性强的外线球员创造投篮机会。简单讲,“小球风”使得进攻端变化无常,更利于投射三分球。

但“小球战术”不是没有缺点的,首先球队过于重视锋线摇摆人,势必会弱化传统中锋球员。以前联盟盛行“得篮板者得天下”,如今成了“得三分者得天下”。

其次削弱了篮球对抗性。现在比赛场上全是小个外线投射球员,他们擅长通过跑位创造投篮机会。这种技战术没有问题,但是竞技体育本来就存在赤身肉搏的对抗,失去了对抗自然也降低了观赏性。

最后就是影响了技术发展。正因为小球技战术所向披靡,所以大家都来练习三分球。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中锋不练勾手脚步练三分球,前锋不练卡位中投练三分球,后卫不练突破传球练三分球。全是三分球,其他技术自然得不到传承。有球迷还罗列出了“小时时代”导致极有可能失传的“古典技术”——擦板投篮、干拔投篮、背身单打、勾手等等。

但是这些所谓的弊端都是相对的,比如对抗是相对降低,对抗降低也并不同于防守形同虚设,比如“死亡五小”的战术在防守端能无限快速换防给对手造成压力,降低进攻成功率;比如中锋球员的弱化也是相对的,过去,内线进攻范围局限于禁区内甚至三秒区内。四大中锋时代,小部分内线具备了中投能力,但多在禁区内靠肉搏、低位进攻、防守讨生活。小球时代,尤其当时间来到今天,内线的定义已经跳出历史的范畴,具备投、传、突三威胁的全能型内线成了主流。恩比德、文班亚马、唐斯、阿德托昆博,以及约基奇、波尔津吉斯、霍姆格伦、马尔卡宁、安东尼·戴维斯、申京、班凯罗等等。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内线,身上既有古典内线的影子,又顺应时代开发了投篮、运球。用波尔津吉斯的话概括,“他们都是全才”。所以“小球时代”下的NBA毫无观赏性?这显然是个伪命题。

为何NBA全明星赛这么难看?或许不该全由“小球时代”背锅(2)

就算不如过去,也不至于这么难看

的确,大多数球迷还是怀念曾经的全明星赛,有乔丹在包夹和拖拉硬拽下的“神仙上篮”,有奥尼尔强打对手后的血性暴扣,有科比遭韦德恶意犯规鼻骨被打断却硬气地说:“我喜欢这种竞争的感觉!”

数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从NBACentral发布的NBA30年收视率变化图中我们能够看到,自进入“小球时代”以来NBA收视率整体呈下滑趋势,最严重的时候电视转播收视率下跌了26%。根据SportsMediaWatch所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当地黄金时段观看NBA比赛的人数相较于乔丹时代,已下降了大约一半。

但即便观赏性下降,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不至于落得一个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但遗憾的是,本届NBA全明星正赛抛弃了“小球时代”的所有内在和魅力,只保留了三分远投这一最粗陋的表达方式,把“小球时代”的所有缺点无限放大,显得毫无智慧、大煞风景。

赛前细品东西部首发名单,球迷们就已经察觉得出“三分”真就成了唯一的整活方式。果不其然,整场比赛两队一共出手168次三分,命中了67记三分(东部42记、西部25记),同时也创下了多项纪录:两队合计砍下397分刷新全明星正赛总得分纪录,此前是374分;东部全明星狂轰211分创造了全明星正赛纪录,此前是196分;东部全明星全场投进42记三分,同样缔造了全明星正赛纪录。

的确,在小球时代下。少了能激发斗志和“荷尔蒙”的激烈对抗,却多了像库里、欧文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得分方式,我们在感叹三分球像雨点般一颗颗应声入网的同时,也在怀念曾经那个每场比赛不过八、九十分的黄金年代。但即便时代不同,主流打法不同,观赏度也有高低,但如今的NBA全明星赛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的口碑。该有的比赛态度没有,该有的血性和对抗更没有,也难怪球迷失望万分了。